智能监控的基线实例是怎么产生的,产生多少数量是如何判断的?[阿里云DataWorks]

智能监控的基线实例是怎么产生的,产生多少数量是如何判断的?能否举个例子?

「点点赞赏,手留余香」

    还没有人赞赏,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!
=====这是一个广告位,招租中,联系qq 78315851====
1 条回复 A 作者 M 管理员
    • 阿里云DataWorks中智能监控的基线实例是根据历史数据来计算的。具体来说,它会根据一定时间范围内的数据情况,计算该范围内的平均值、最大值、最小值、标准差等常用统计指标,然后基于这些指标来生成基准线。

    • 基线的数量取决于数据的时间范围和数据的维度,例如在按小时进行监控的情况下,每个小时就会有一个基线。

    • 举个例子,假设我们要监控某个数据库的 QPS(每秒查询率),我们选择一个时间范围为一天的数据来计算基线。在这个时间范围内,每小时的 QPS 数值如下表所示:

    时间点 QPS
    1:00 100
    2:00 120
    3:00 115
    4:00 90
    5:00 85
    6:00 150
    7:00 180
    8:00 200

    则针对这个 QPS 指标,在按小时进行监控的情况下,系统会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出每小时的基准线,并在接下来的监控中与实际值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异常。

  1. “一个基线规则 每天生成一个基线基线实例。 此答案整理自钉群“DataWorks交流群(答疑@机器人)””